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亚星锚链信托理财深陷漩涡 严信披下信托业承压

2013-12-17 17:484750
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单一信托计划的方式理财在今年来持续火热。尽管信托公司在其中往往仅扮演“通道”的角色,然而一旦该信托计划的风险暴露,信托公司即便能摆脱管理失职职责,但在信息披露面前,恐也难逃声誉损失。
亚星锚链可以说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信托理财较早的一批吃螃蟹者。2011年7月,亚星锚链与国联信托签订资金信托合同——指定用途单一资金信托进行理财,规模为2.5亿元,期限为18个月。不过时至今日,亚星锚链仍未公告收回理财的本息,并被迫走上司法拍卖抵押物的程序。对于亚星锚链此笔信托计划的受托人国联信托,也因未尽职管理而频被“吐槽”。
“从信托公司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是非常优质的客户,不过上市公司的信披制度对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单一信托,无论是‘通道’业务还是主动管理,风险发生便意味着人尽皆知,无论信托公司在其中有无管理失职,声誉受损恐怕难免”,有业内人士表示。
单一信托理财漩涡
亚星锚链委托国联信托发行的单一信托计划的风险早在去年便已暴露,但是时至今日,亚星锚链尚未公告称收回理财的本息。
亚星锚链在今年三季度报告中指出,2011年7月,公司与国联信托签订资金信托合同——指定用途单一资金信托进行理财。理财金额为2.5亿元,该笔资金公司指定国联信托向深圳中技发放贷款。理财期限自2011年7月28日起为18个月,约定年利率为15.2%。2012年4月,由于深圳中技未能支付2012年一季度利息,且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吉林成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被依法冻结,公司即指令国联信托终止贷款合同。
2012年12月28日,亚星锚链收到深圳中技承诺函,承诺2013年3月30日前偿付亚星锚链2.5亿元信托理财产品的全部应付利息。但截止到目前,亚星锚链尚未收到深圳中技偿付的本息。亚星锚链委托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处置抵押地块。目前,浦东法院已启动土地拍卖程序。
事实上,考虑到深圳中技的财务状况,亚星锚链早已不奢望向深圳中技索款,而是希望通过拍卖来挽回损失。其董秘办人士曾对记者表示,项目为国联信托方面提供。
有分析指出,该信托计划受托人国联信托在其中有管理失职之嫌。因为在成立该信托项目之前,深圳中技就已经出现资金链困境,该公司为另一家公司国恒物资的银行贷款作担保,但因国恒物资未如期清偿贷款而导致深圳中技持有的上市公司吉林成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被依法冻结。
单一信托理财的逻辑
按照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三季度末,全部10.13万亿元的信托资产中,单一资金信托的余额为7.22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的比重为71.28%,其中,银信合作的业务余额为2.17万亿元,非银信合作的单一信托规模则约为5万亿元左右,占到了全部信托资产的一半。
从2012年开始的上市公司信托理财热潮,让上市公司成为这部分单一信托的重要认购对象,而上市公司雄厚的财力亦是各信托公司努力争取的对象。
有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投资信托产品共64笔,甚至有部分上市公司投资的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单一信托占比近三成。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投资单一信托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借贷双方已提前约定利率、期限、投向等交易细节,仅把信托公司作为资金通道,部分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还有一种便是信托公司提供项目上门,而上市公司则决议对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
“上市公司投资信托理财产品普遍比较谨慎,可以看到其投资集合理财的比重达到七成。不过其收益率普遍低于单一信托。以上市公司的财力,其更适合投资单一信托,当然风险也会高很多”,北京一信托公司人士指出:“一般来讲,单一资金的资金成本较高,对于后一种情况,预期收益超过10%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亚星锚链的这一笔信托计划年化预期收益率便高达15.2%。
然而,虽然上市公司频繁认购单一资金信托,但是其风险逻辑却不同于一般的单一信托。
“主要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会使这些单一信托的细节公之于众,而让自己的产品在股民中展示,上市公司和信托公司都会承担一定压力,产品的综合品质肯定也会比较优质”,信托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的信披制度对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单一信托,无论是‘通道’业务还是主动管理,风险发生便意味着人尽皆知,无论信托公司在其中有无管理失职,声誉受损恐怕难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展十月盛大开幕
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展支持单位: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国电机工程技术协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主

0评论2022-11-181164

解析中国当前经济大势:正视困难 保持定力 前景光明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走势备受国内外关注。对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正确认识、保持定力、有效应对?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聚焦重大经济问题,回应社会各界关切。

0评论2015-05-2612929

简政放权释放经济活力

0评论2015-05-1312973

欧盟经济迎来依稀曙光

0评论2015-05-0811149

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何“上热下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将混合所有制经济明确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改革的重要部署,也是理论的重大突破。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混合所有制经济却很难混合。一些专家学者和基层人士认为,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产权平等保护制度落不到实处,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难“混”的重要原因。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完善产权平等保护制度,消除影响混合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法律“瓶颈”,促进混合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0评论2015-04-2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