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用户数增长乏力,一边是虚拟运营商虎视眈眈——最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日子着实不好过。面对紧迫的局势,运营商从业务到内部结构以及思维方式都在发生转变。不久的将来,三大运营商会变成互联网巨头,还是会逐渐被管道化、边缘化?
■ 运营商日子不好过
11月11日,一款号称“免费”打电话的软件——“微信电话本”诞生。这是微信继抢夺运营商短信业务后,再次向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发起挑战。从去年起,工信部分批向26家民营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据预测,到2015年底,全国将有5000万虚拟运营商用户,占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3%左右。
除互联网企业和虚拟运营商双面夹击外,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已达到92.6%,通信行业用户增长进入存量时代。在未来,运营商依赖传统路径盈利将会更加艰难。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财报显示,主营业务增速放缓,利润下降已成通病。数据与事实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业游戏规则的改变。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向本报表示:“互联网产业特别是OTT(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对运营商增值业务构成了严峻挑战,这是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 抢滩互联网业务
面对现实,三大运营商加紧推进“互联网化”。数据显示,1—9月3家电信企业的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1960.2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2.1%,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模块。
即时通讯领域率先开垦。中国移动7年前推出“飞信”,却因担心影响短信业务错失机遇。中国电信“翼聊”、中国联通“沃友”也在掀起短暂的微澜后销声匿迹。有分析认为,运营商在即时通讯领域水土不服,不外乎自身体制僵化,缺乏“互联网基因”。因此,向互联网取经,与互联网合作势在必行。
运营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动作也颇为抢眼。中国移动2011年成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自主经营网购平台,与京东等网购平台深度合作;联通打造的“沃易购”日前上线。而面对理财产品这块大蛋糕,运营商也不甘落后。今年3月,中国电信天翼支付公司推出“添益宝”;5月,中国联通也以“话费宝”进军互联网理财。
■ 深层调整机构思维
除了业务层面的探索之外,运营商在内部机构设置、运营思维方面,也在进行着调整。
据报道,中国移动的互联网公司计划进入落地阶段。同时,中国移动宣布成立新媒体集团公司“咪咕”,力争在2015年1月投入运营。
在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上,运营商也逐渐娴熟。目前,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分别与德国和爱尔兰电信公司签署合资协议,跨界深耕车联网,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问题统一汇集至通信行业,为运营商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和商业模式。

- 探秘氧化铝陶瓷薄膜:微米级厚度里的科技密码
0评论2025-07-04

- 全球通信产业展会风向标|2025中国信息通信展9月在京召开
0评论2025-05-29

- 手机考勤定位管理系统 ,实时位置、轨迹查询、电子围栏
0评论2025-04-17

- 《陶瓷围坝——电子封装领域的关键防护“盾牌”》
0评论2025-03-22

- 高性能氧化铝陶瓷线路板:跨行业应用的优选方案
0评论2025-02-27

- 陶瓷电路板:探讨99%与96%氧化铝的性能差异
0评论2025-02-24

- 陶瓷基板的激光加工
0评论2024-11-09

- 深圳广州东莞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改造项目
0评论2023-11-21

- 深圳广州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改造项目施工
0评论2023-11-21
2024年越南通讯展及信息技术展
2024年越南通讯展及信息技术展一、展览时间:2023年6月6-8日二、展览地点:越南 胡志明市 西贡会议展览中心(SECC)主办单位:越南
0评论2023-11-072809